乾癬

乾癬是一種發炎性的皮膚疾病

多數人發病是從頭皮有很厚的皮屑(以為是嚴重的頭皮屑或脂漏性皮膚炎)以及指甲上有點狀凹陷為最初的病徵。漸漸的脫屑的紅斑塊出現在四肢伸側以及軀幹,稱為「尋常型乾癬」這是最常見的,如果斑塊很小顆,稱為「雨滴狀乾癬」。也有人相反,不在伸側反而在皺摺部位,如腋下、鼠蹊部、臀溝,稱為「反轉型乾癬」。如果出現許多膿疱,稱為「膿疱型乾癬」。最嚴重的擴展到全身,稱為「乾癬紅皮症」。

然而乾癬不單單是皮膚及指甲的疾病而已,它也會引起關節炎和眼睛的虹膜炎。此外也和新世紀文明病「新陳代謝徵候群」有密切相關性。它所造成的精神負擔、社交壓力、生活品質下降的影響,更是需要病患個人、家屬以及醫療團隊給予更多的耐心和關注。

有哪些因素可當做預測乾癬病患發生「憂鬱」或「焦慮」的指標呢?

有ㄧ篇英國期刊的研究指出「高壓力群、高癢感指數者」、「女性」、「可使用的支援較少」、「無效的治療」可以預測發生「憂鬱」的機率較高。而「乾癬甲」以及「乾癬長到臉及手」是產生「焦慮」的兩大主因。在另一項針對乾癬病人接受照光治療(PUVA)的療效與其焦慮程度的評估報告顯示;「高焦慮指數」患者接受照光治療需花費1.8倍的時間來達到相同的療效。因此乾癬的治療不能再以「反正只是影響皮膚而已」的心態來看待了,特別是在新世紀,「身心靈」的概念亦當導入疾病的治療當中,所以應該更積極的尋求對策,這包括「病人自己該努力的方面」以及「醫療院所可以提供的治療」。

乾癬治療的目標應該分為兩大項
01

提升乾癬患者的生活品質

  • 必須治療皮膚的病灶以及乾癬甲
  • 必需治療乾癬性關節炎
  • 心理精神層面的支持及治療
02

必需預防新陳代謝徵候群的發生

首先需估算乾癬病灶大約占全身體表面積的百分比。用自己的手(若體型相差太大則用病患自己的手),張開手指,包括手掌心及手指頭所能涵蓋的面積,稱為「體表面積1%」,估算看看全身的病灶如果排列起來,大概有多少個「手面積」,3個手面積就是「3%」,10個手面積就是「10%」,以此類推。接下來會評估「發紅」、「厚度」、「皮屑多寡」的指數,最後計算出一個「乾癬嚴重度的指數」:PASI。

簡單來說,如果病灶少於「5%」,大部分的人使用外用藥,配合止癢的抗組織胺就可以達到治療的成效。一旦發生關節炎或皮疹病灶在「5%~10%」、「大於10%」,通常就要再加上照光治療或口服抗乾癬藥物,後者也能同時治療乾癬性關節炎。新的生物製劑,能更快速達到治療目標,但是健保給付有必須遵守的規範。

為了提高療效,減少副作用,以及避免復發,治療計畫應該遵守幾項原則
01

結合法

單一療法很難有滿意的療效。

02

輪替法

讓各個器官輪流休息可以減少副作用。

03

循序漸減

儘快將疾病以結合法控制下來,再以溫和療法維持緩解期避免復發。如有復發,再回到結合法或可能要運用輪替法。

治療目標的第二大項是「避免乾癬患者產生新陳代謝徵候群」

首先要了解「新陳代謝徵候群」是什麼?它的定義是

  1. 腹部肥胖(男性腰圍≧90公分,女性≧80公分)再加上下列之兩項以上
  2. 血中三酸甘油脂超過150mg/dl
  3. 血中高密度膽固醇(好的膽固醇)男性低於40mg/dl、女性低於50mg/dl
  4. 血壓高於130/85mmHg
  5. 空腹血糖高於100mg/dl

它的重要性在於未來10年內罹患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的機會是正常人的7倍,而死於心臟病或中風的機率,則比正常人高出2至3倍。

非常值得注意的是,乾癬病灶是皮膚上的「發炎團塊」,動脈粥狀硬化是血管內膜上的「發炎團塊」,這兩者有甚麼關聯呢?基礎研究顯示在「慢性發炎」的機轉上,這兩個似乎毫不相關的疾病竟然有100%相同的免疫細胞及細胞素反應,而且兩者都有血管新生及超級抗原(例如細菌抗原、熱休克蛋白質)牽涉其中。而多項大型臨床研究整理出的結論有:

  1. 乾癬患者罹患肥胖、高血壓、心臟衰竭、糖尿病的機率是正常人的2倍。
  2. 乾癬患者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比正常人高出50%。
  3. 乾癬本身就是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在試算出的相對風險,一個30歲乾癬患者,如果只是輕微的乾癬則其風險是一般人的1.29倍,若為嚴重的乾癬,則其風險是3.10倍。
  4. 治療乾癬的生物製劑「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亦降低乾癬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5. 治療乾癬的「口服A酸」及「環孢靈」並不升高乾癬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6. 以「低劑量的口服MTX和葉酸」治療乾癬,是有意義的減少乾癬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綜合以上所述,應該不難了解醫師的責任是

  • 盡力減輕慢性發炎,醫治乾癬及其關節炎。
  • 不厭其煩、苦口婆心告訴病患減肥、降「三高」的重要性。
  • 從自己做起,熱愛自己的生命,學習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幫助病人思考「自己該努力的部分」是什麼,並且不斷鼓勵病人如此。
治療前後案例分享

***以上內容所刊登照片皆經當事人同意使用***
本站致力提供皮膚保健相關資訊,訊息僅供參考,醫療意見須以與醫師親自診斷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