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梭雷射(鉺玻璃雷射)

作者:群英楊麗珍黃景昱皮膚科診所 主治醫師黃景昱

介紹介紹

有別於傳統磨皮(resurfacing)雷射,飛梭雷射是一種新的雷射治療模式。傳統的磨皮雷射所擊發的每一道光束直徑通常是二到三公釐以上,對於單一病灶(例如黑色素小痣)治療效果佳,但是對於大面積病灶的治療(例如大面積青春痘疤痕),傳統磨皮雷射雖然效果顯著,但是術後恢復期較長,造成的副作用往往比較明顯而且也持續較久,例如持續性的泛紅或色素沉著,甚至形成新疤痕。基於這些考量,「飛梭化」或稱「階段化治療」的概念便在2001年被提出來, 以改善傳統磨皮雷射的缺點。「階段化治療」是利用分段式光熱解(fractional photothermolysis)的原理,將帶有高能量的雷射光束,分散為極小的光點,每個光點大小約0.1公厘以下,製造比髮絲還要再細的治療區域,稱為顯微治療區 (microscopic treatment zone,MTZ),每個顯微治療區域之間間隔著正常未被治療過的皮膚組織,也就是每次只治療約10%到30%的面積,未治療組織可以提供皮膚幹細胞,協助治療區域的修復,縮短治療的恢復期與減少傳統磨皮雷射副作用的發生率。自從2004年第一台飛梭雷射問世以來,各類型不同波長的飛梭雷射便陸續蓬勃發展。

「飛梭雷射」指的是一種雷射治療的方式,依據各種不同雷射的波長,可以分為汽化式(ablative)與非汽化式(non-ablative)兩大族群。汽化式雷射包含二氧化碳雷射(CO2,波長10600nm)、鉺雅鉻雷射(Erbium:YAG,波長2940nm)、釔鈧鎵石榴石雷射(Yttrium Scandium Gallium Garnet YSGG,波長2790nm);而非汽化式雷射包含鉺玻璃雷射(Erbium:Glass,波長1550nm)、鉺纖維雷射(Erbium Fiber,波長1550nm/1410nm)。 這兩大類雷射的主要差異在於汽化式雷射會產生開放性細小傷口,非汽化式雷射則主要會將能量累積於真皮層,表皮層則是完整無明顯傷口。

「飛梭雷射」指的是一種雷射治療的方式,依據各種不同雷射的波長,可以分為汽化式(ablative)與非汽化式(non-ablative)兩大族群。汽化式雷射包含二氧化碳雷射(CO2,波長10600nm)、鉺雅鉻雷射(Erbium:YAG,波長2940nm)、釔鈧鎵石榴石雷射(Yttrium Scandium Gallium Garnet YSGG,波長2790nm);而非汽化式雷射包含鉺玻璃雷射(Erbium:Glass,波長1550nm)、鉺纖維雷射(Erbium Fiber,波長1550nm/1410nm)。 這兩大類雷射的主要差異在於汽化式雷射會產生開放性細小傷口,非汽化式雷射則主要會將能量累積於真皮層,表皮層則是完整無明顯傷口。

飛梭雷射除了應用於疤痕的治療之外,包含眼周紋路、表淺斑點、肝斑、青春痘等等都是治療的適應症之一(圖1)。事實上,在回春、膚質改善、與緊縮毛孔方面,飛梭雷射也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現在我們來檢視一下目前飛梭雷射的一些新進展。

老化(aging)在皮膚上有一些特徵,像是膚色不均(dyschromia)、質地(texture)鬆弛粗糙不勻 (laxity)、皺紋(rhytides)等現象。美國學者Tierney針對這些光老化現象,利用汽化式二氧化碳飛梭雷射治療十名平均年齡61.5歲的病患,比較治療前與治療後六個月的皮膚變化,發現膚色不均改善47.5%,皮膚質地與鬆弛度改善56%,皮膚紋路改善52.5%,整體美觀度改善61.5%(圖2)。這些改善透過病理切片檢查發現,在接受治療後兩個月,顯微治療區啓動了膠原新生的過程,可能就是改善光老化的原因。

韓國醫師也針對亞洲人臉部皺紋方面進行試驗,使用非汽化式鉺-玻璃(Erb Glass)飛梭雷射治療27名病患(平均45歲),總共治療三次,每次間隔兩週,在治療完成後三個月追蹤並且與治療前做比較,有64%的患者覺得有顯著的改善(圖3)。副作用方面,多數病患有泛紅情形,但在一周內便改善,僅一名患者出現了短暫結痂與色素沈澱,但是在三個月後便逐漸消退。

飛梭雷射對於「肌齡」的改善,可以由幾方面獲得證實,包含從病理切片下可以看到膠原纖維新生的過程(圖4),而在接受過飛梭雷射治療過的區域,可偵測到較高濃度的膠原重塑因子,如熱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第三型膠原蛋白、以及甲型平滑肌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這些因子在治療後一周便逐漸出現,並持續存在三個月,提供組織再生的環境。

雖然已經知道這樣的治療會有效果,那麼治療的參數要怎麼調整才會有比較好的效果呢?德國Peukert醫師對11名病患進行研究,在單位面積內總雷射劑量相同的情形下,以非汽化式鉺-玻璃雷射,一半臉使用高顯微治療區能量低治療密度(70mJ/MTZ,230MTZ/cm2),另一半臉使用低顯微治療區能量高治療密度(6mJ/MTZ,2625MTZ/cm2),治療三次,每次間隔一個月,最後一次治療完成後第一、三、六個月時,由三名獨立並且不知情的人士做評斷,結果發現,高顯微治療區能量低治療密度這一邊對於臉部皺紋的改善顯著優於另外一組(visual analog scale change 3.5 v.s. 2.4)。然而較好的治療效果也伴隨著較高的副作用,例如較高的疼痛感、較明顯的紅腫反應 。

此外,毛孔粗大是許多人的困擾,通常與性別、年齡、賀爾蒙、泌油量多寡、日光照射量、易致粉刺膚質等因素相關,除了使用適當的藥物與保養品之外,飛梭雷射也扮演一定的角色。韓國學者針對12名病患,利用非汽化式鉺-玻璃(Erb:Glass)飛梭雷射治療三次,每次間隔一個月,最後一次治療完成後四個月追蹤並且與治療前做比較,有四分之三的病人獲得中等程度以上的改善(圖5),毛孔細緻化之後,皮膚的質感也隨之提升。而在治療副作用方面,會有紅、腫現象,但是在一周內變逐漸消退,而且沒有出現術後返黑或形成疤痕的情況。青春痘疤的患者通常伴隨著毛孔粗大的問題,飛梭雷射可以同時針對這兩項狀況予以改善。

英國皮膚科醫學會期刊整理了由2003年到2011年所發表的26篇飛梭雷射研究論文,以治療青春痘疤痕的結果來看,汽化式飛梭雷射成效略佳,有26%-83%的進步幅度,而非汽化式飛梭雷射則是有26%-50%的進步幅度;在術後泛紅的時間方面,汽化式飛梭雷射會維持將近兩週時間,有些研究甚至長達十二週,但是非汽化式飛梭雷射則大多在一周內會消退;而術後色素沈澱方面,汽化式飛梭雷射的發生率最高可達92.3%,而且可能長達六個月才消退,非汽化式飛梭雷射則僅約13%會發生色素沈澱的情況,且約在一到兩週內消退;此外,汽化式飛梭雷射的疼痛指數也比較高。所以,沒有哪一種類型的飛梭雷射是適合所有的人的,在選擇時要考慮本身的膚質還有治療的目的,更要評估副作用發生的風險是否是自己可以接受與承擔的,不妨透過與醫師共同討論,才能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參考資料
  1. Cohen SR, Henssler C , Johnston J. Fractional photothermolysis for skin rejuvenation.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2009;124:281-90.
  2. Tierney EP, Hanke CW , Petersen J. Ablative fractionated CO2 laser treatment of photoaging: a clinical and histologic study. Dermatologic surgery : official publication for American Society for Dermatologic Surgery [et al] 2012;38:1777-89.
  3. Lee H, Yoon JS , Lee SY. Fractional laser photothermolysis for treatment of facial wrinkles in Asians. Kore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 KJO 2009;23:235-9.
  4. Hantash BM, Bedi VP, Kapadia B, Rahman Z, Jiang K, Tanner H et al. In vivo histological evaluation of a novel ablative fractional resurfacing device. Lasers in surgery and medicine 2007;39:96-107.
  5. Peukert N, Bayer J, Becke D, Zurakowski D, Luger T, Manstein D et al. Fractional photothermoly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facial wrinkles - searching for optimal treatment parameters in a randomized study in the split-face design. Journal der Deutschen Dermatologischen Gesellschaft = Journal of the German Society of Dermatology : JDDG 2012;10:898-904.
  6. Cho SB, Lee JH, Choi MJ, Lee KY , Oh SH. Efficacy of the fractional photothermolysis system with dynamic operating mode on acne scars and enlarged facial pores. Dermatologic surgery : official publication for American Society for Dermatologic Surgery [et al] 2009;35:108-14.
  7. Ong MW , Bashir SJ. Fractional laser resurfacing for acne scars: a review. The 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 2012;166:1160-9.
案例分享